中国电信发布“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” 基于“1+2+N”标准范式服务智慧城市建设

二维码

今年是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启动之年,在国家密集出台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,智慧城市也逐步迈向高质量建设发展阶段。

9月12日,在2020年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上,中国电信联合9家合作伙伴共同发布2020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。中国电信政企客户部副总经理刘勇在白皮书发布会上,从“新起点”、“新引擎”和“新认识”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型智慧城市在“新基建”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他表示,当前中国电信基于“1+2+N”标准范式,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,为智慧城市生态充分注智,希望继续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服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。

中国电信发布“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” 基于“1+2+N”标准范式服务智慧城市建设

白皮书指出,中国电信定位为智慧城市智能信息服务专家,依托创新发展和专业服务能力,利用5G、云网融合、物云融合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通过整合资源,提升、创新现有智慧城市服务,从智慧城市的架构、建设和运营出发,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。

同时,中国电信还契合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和应用需求,提出“云网深度融合+数字能力集聚+安全能力集聚”的核心技术能力体系,为智慧城市夯实基础、注智赋能、保驾护航。具体部署上,中国电信将建设一张全国覆盖全景接入的智慧城市接入网络,今年将开通超过30万个5G基站,提供定制化、按需扩展的5G定制网络,加快完善5G物联网建设。同时中国电信已明确了“2+4+31+X+O”的云网融合资源布局,网随云动、云网协同,充分发挥“5G﹢天翼云”的云网融合优势,积极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,从数据安全、终端安全、网络安全、平台安全、安全运维体系多方面入手全方位保障安全,深度赋能新基建和数字经济转型。

在具体建设路径上,中国电信提出“1+2+N”标准范式打造新型智慧城市,其中,“1”是通过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打造一个智慧城市能力底座;“2”是通过能力底座打造城市感知平台和城市大数据两个数字平台;“N”是深耕行业推出多项智慧城市行业应用产品,以及对这些应用进行封装,面向不同类型的需求打造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集。

此外,中国电信还通过建立智慧应用生态圈,为城市提供“政府管理透明高效”、“城市治理精准精细”、“惠民服务无处不在”、“基础设施集约管控”、“产业经济融合创新”、“城市数据安全防护”等应用服务,共同提升智慧城市信息化水平。

​安全成为城市智慧化建设重要场景

白皮书认为,智慧城市能够有效协助政府提升城市治理水平。一方面,政府依托“城市大脑”的建设,可以在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,将城市管理下沉至社区、园区等微单元,通过实时管理、溯源管理和预测式管理等手段,实现城市的智能化、立体化、精准化治理。另一方面,随着城市治理在社区卫生、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管理等领域的渗透,政府可以实现组织结构、运作机制和服务流程等多方面的协作与创新,整合和共享各行业、各系统和各部门的信息,为社会和市民提供一体化、全方位的社会管理服务。

其中,城市安全成为城市智慧化建设的重要场景,为智慧城市提供了物理环境和网络空间的安全保障。在保障城市物理环境安全的实际运用中,公共安全、消防、医疗卫生、交通、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智慧化建设和运营,一方面可以进行实时的智能监管,并通过可视化大屏幕展现,及时发现问题;另一方面,还可以快速协同调度资源,以解决问题。此外,从保护城市网络空间安全的角度来看,智慧城市还能有效解决“隐私保护”问题,同时让相关技术、产品及解决方案的“自主可信”得到保证。

5G+AIoT+城市操作系统

未来,在5G+AIoT+城市底层操作系统的协同下,智慧城市可以建立运营的全面感知系统,并以此解决数据融通和城市碎片化问题,最终为政府提供精准化服务。

5G具有大带宽、低延时和NB-IoT广覆盖、低功耗等特点,它与AI、物联网终端一起,能够形成城市强大的感知系统,成为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入口。《北京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(2019年-2022年)》指出,5G技术应用到城市管理中,将改变信息交互方式,提高实时信息处理能力、感应与响应速度,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,提高城市智慧管理水平。

但随着智慧终端的普及,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,仍然面临终端多、应用多、数据多等碎片化问题。在白皮书发布仪式现场,中国电信智慧城市创新服务中心高级专家胡杰表示,中国电信对此研发了物模型工具,将物理空间中的实体数字化,并在云端构建实体的数据模型,最终推动终端与应用解耦,实现不同品牌、型号终端数据的共享、融通,解决终端的碎片化问题。这也为360构建智慧城市底层操作系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。

本文来源 中国电信 ,经授权后由小鲸牛发布,观点不代表鲸牛的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注明,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,不代表本站观点,仅供参考、交流之目的。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发表评论